夏季到来,天气湿热,皮肤疾病容易发生,门诊经常见到一脸一身“包”的小朋友,蚊虫叮咬、沙土性皮炎不少见,而
痱子、湿疹更加常见。
痱子、湿疹都是多发于婴幼儿,疹子形态相近,经常混合发生,但治疗方法又不太相同。那么,怎样将两种皮疹甄别开来呢?
痱子和湿疹怎么区分?
1、疹形相似而不同
虽然
湿疹和痱子都是红色的疹子,但湿疹的皮疹直径相对大些,疹子之间的边界常不太清楚,成片出现,有的疹子有渗出,有的皮疹周围皮肤粗糙干燥。
而
痱子皮疹直径相对较小,常伴有发白的小尖。
2、痱子的部位不同
湿疹常常全身散在,其中面部、膝盖、肘部、皮肤易摩擦处、以及汗、口水较多的脖子部位比较多。汗液增多可以使湿疹加重。
痱子的发生多与外界温度高、湿度大、及人的汗液分泌过多、汗液蒸发不畅有密切关系。由于表皮被汗液持续浸渍,致使汗管口角质层变软,堵塞汗孔,汗液不能通畅排泄而郁积于汗管内,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就
形成了痱子。所以
痱子主要发生在汗液比较多的部位,比如头皮、前额、脖子、后背。
3、持续时间不同
湿疹的特点之一就是
反复,湿疹常在同一位置反复发生。治疗护理后减轻,进食过敏食物、接触过敏物质、过晒、多汗等因素都可以让湿疹在同一或附近部位再次出现。
痱子往往在减少汗液分泌后
很快减少消退,如果控制多汗可不再出现。
夏季的
湿疹经常和痱子混在一起出现,家长如难甄别,建议就诊。
出痱子怎么办?
出痱子后一般不需要涂特殊的药品,多洗澡清洁、多擦汗、少出汗,
痱子会很快消退并不再发生。如果皮肤没有得到及时清洁,常容易发生
痱子上面出了小脓头,这是
痱子合并皮肤感染的征象。出现这种情况,可以用75%的酒精对小脓包消毒,如果小脓包融合变大,可用抗生素类的药膏涂抹,严重的要看医生。
要
减少痱子发生,或打开门窗,打开电扇,或打开空调,让孩子在夏季有一个相对凉爽舒适的环境,孩子出汗少就可以有效
减少痱子,就这么简单。
白天孩子活动多出汗多,要注意擦汗、洗澡,减少汗液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。
睡着后要给孩子翻翻身,擦擦背,不要一个姿势睡一晚上,减少汗液对皮肤的浸泡。
因孩子头出汗多,头皮中容易
出现痱子,可考虑把头发剪掉,利于清洗和干燥。
一般痱子多发生在2岁以内的小宝宝,随着年龄的增加,孩子皮肤耐受性增加,
痱子会越来越少。可能在1-2岁孩子会连着
两年出痱子,但不会像家长忧虑的那样年年出,即使出也会逐渐减少。
湿疹怎么办?
一般使用
湿疹药膏涂用2-3天或稍长时间后湿疹会有明显缓解,如湿疹较多,涂药膏后消退很慢,建议湿疹药膏混合激素类药膏共同使用。家长比较顾虑这些激素类药膏,其实家长不要过于担心,医生给孩子开的激素类药膏是适合小宝宝使用的。
一旦
湿疹缓解即可停用药物,停药后一定要注意皮肤保湿!这非常重要。
湿疹消退后诱发因素出现湿疹会再出现,则再使用药膏。
更严重的湿疹还需要服用抗过敏的药物。还有一些中药的洗剂也有不错的效果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要寻找引起孩子湿疹加重的食物或者外界因素,并加以回避。不要让孩子出汗过多,减少对皮肤的刺激。
需要家长了解的是,湿疹就是一个反复的疾病,一些孩子会随着月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,但有些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。必要时可考虑做过敏原检查,如有明确过敏因素,尽量回避。